两翼旋转门结构直观来说是由外固定曲壁和内旋转体两部分组成。
实际应用中,内转体要能够旋转,必须要与外曲壁保持一定的间隙距离,国标规定间隙应小于8mm或者大于25mm,因此旋转门厂家的正常间隙都在40mm左右,用毛刷进行密封。
当内转体运转到与外曲壁重合的位置时,就会产生剪刀效应,就因为此结构特点,在日常使用中也留下了安全隐患。
国标中针对于当前技术解决不了又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,规定为危险区域,让大家提前防范,但是实际生活中真正知道旋转门哪里存在危险的人很少。
现在针对于入口的主危险区域,都是采取预防为主的安全保护方案,旋转门配置上设置更安全的防夹传感器,这样让安全系数更高一些。但是事实存在的问题是,安全传感器设置的再科学细致,也会出现无可奈何的特殊情况。
就像正常行驶的汽车,在刹车距离以外出现行人或物体,都能够提前刹车防止事故出现,但是如果在刹车制动距离以内突然出现行人,刹车制动再灵敏也避免不了事故的发生,这是客观存在很无奈的事实。
同样的道理,大家都知道旋转门正常使用是没有危险的,但是如果在门快关闭时再强行进入旋转门,即使旋转门立即刹车制动,也会因为惯量原因,造成刹车后因存在制动距离的滑行(正常达标的制动距离在100mm左右,不达标的制动距离可能在200mm左右甚至更大),把人挤入到展箱曲壁和外曲壁40mm的狭小间隙内,造成对行人严重伤害的事故,为了救人必须破拆旋转门,从而造成了人身、财产等多方面损失,这些问题一般多发于儿童、老人或者喝醉酒非正常通行的成人。
随着旋转门的普及,此类事故呈上升的趋势。
因为生命的珍贵,即使存在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事故概率,我们也不能心存侥幸,应该用更安全的技术产品避免此类悲剧的出现。
电动旋转门展箱回缩功能采用了“变频技术+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”,从结构上彻底解决了这个安全隐患问题。
展箱回缩功能,就是给旋转门设计上了“失误—安全”功能,即使遇到非正常通行的行人,展箱回缩空间扩大,产品本身的创新结构对行人不再产生危险,让隐患彻底消失,保障了行人的安全。